“村长要给我换什么工作啊?”眼看两人越走越偏,祝子期意识到不对了,万一比原来更辛苦怎么办。
她整个人又蔫了下去,脚步也慢了下来,每一步都很沉重。
男人回头看了她一眼,眼中闪过一丝笑意,“是你比较擅长的,搬点东西。”
“搬东西!”祝子期想起了前几天在仓库拎架子的事,难不成被村长看到了,他觉得自己适合搬重物。
“搬东西好啊!”祝子期越想越高兴,深深觉得村长就是她的伯乐,把她从农活中拯救出来。
搬东西虽然费力,但对祝子期来说,这根本不是事儿,身体经过优化后,她力气大的很。
干农活,尤其是插苗拔草,需要非常耐心,无数次弯腰站起弯腰站起,就连机器都受不了,早晚得把她腰干废了。
“话说咱这是去哪里搬东西,这已经到了后山!”祝子期打量着周围,有些好奇。
“每年夏天,青石湾都会下大暴雨,发洪水,各村都要修附近河流的大坝,防止上面的水太快下来。”男人细细给她解释。
“现在时间比较赶,村里健壮的男人都被安排过来修大坝了,你下水不方便。在岸上运送石料就行。”
“好!”
了解的越多,祝子期越高兴。
她心里盘算着,修大坝可是个大工程,一段河道,要修很多个大坝才能挡住。
林家庄内河流范围更广,起码要修十几道拦着。
村里年轻人不多,也不可能全来干这个,不然地里的活都要废了,所以修起来进度更慢。
基本上修大坝要占用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,剩下的三分之一是雨季。
被鸠占鹊巢的下乡知青14
祝子期只要参与了修大坝,不仅可以拿到满工分,这整个夏天都不用下地干活了!
至于以后的事情,船到桥头自然直,以后再说。
想到这里,她心情舒畅,也有心思欣赏周围的景色了。
林家庄为了修大坝,在后山开辟了采石场。
这里的地理位置很好,公社派了专业人员检查通过后,就批准了采石场的建成。
每年采石场开采的石头都会剩下不少,正好用来修大坝。
祝子期的任务就是拉着拖车,把石头从菜市场运到河道。
距离最近的两公里,远一点的四公里,单是石头运输就是不小的工程。
不是没人提过用驴车运输,但没有被批准。
林家庄只有三头驴,还要下地干活,万一累坏了可不得了,这年头,驴比人金贵多了。
祝子期跟着男人到了采石场,宽阔空旷的采石场大门敞开,里面的空气似乎都漂浮着巨量灰尘。
男人用布蒙上口鼻,又看了眼祝子期蒙的只剩下眼睛了,满意的点点头,从兜里掏出一双手套。
“今天时间比较急,这个先给你用。”
“谢谢。”祝子期接过手套,是一双崭新的浅灰色手套,有点厚,很适合搬运重物。
两人来到堆放着石头的地方,此时正有三四个壮汉在装车。
他们把石头装上车,缰绳往身上一绑,就出发了。
男人进了一个破烂的小屋,推出来一辆拖车。
“村里上工时采石场也开门,你要想拿到满工分,每天运石头要达到12趟,每一趟的石头数量也要达标才行,数量达标后就可以离开了。”
说完,男人给她指了路,是一条明显被车轮子碾压了无数次的山路。
他把车子递到祝子期手里,该交代的交代完,就准备离开。
“等等,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,住在哪里?今天晚上手套还要还给你呢!”祝子期喊住他。
“我名为尚泽,也住在林家庄,这双手套你先用着,等买了新的再还给我也不迟。”说完,他沿着山路去河边了。
祝子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,林姥姥一家在林家庄还挺出名的,知道她也不足为奇。
她只是在心里感慨,这个时代的人还挺善良,陌生人都愿意帮助。
尚泽,这个名字原主记忆中也有,他家原本很富裕,在解放前得到消息,把土地都分了出去,最后被划为富农。
听说他喜欢独来独往,是个性格孤僻的。
祝子期把手套带上,简单把拖车擦了一遍,就开始工作。
这里堆放着数不尽的石头,最大的有拖车这么大,小的也有洗脸盆那么大。
祝子期挑了几个水缸大小的石头,然后又在空隙中填了些小的。
车子堆的满满当当,她一手拉着拖车把手,轻松走在路上。
一路上,祝子期也遇到好些个运石头的人。
那些人看到她轻巧的拉着一车石头,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,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。
祝子期已经习惯周围人震惊的神色,可以做到波澜不惊了。
而这些人面对12趟的任务,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