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精彩书屋>情欲小说>浮玉录> 092灵前钢铁志帐里鹡鸰情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092灵前钢铁志帐里鹡鸰情(1 / 5)

&esp;&esp;民国二十一年,岁在己卯。天色如铅,寒意刺骨,整座北平城仿佛都陷在一片无言的肃杀之中。往日车马不绝的什锦花园胡同吴宅,如今被铺天盖地的素白笼罩。高耸的素彩牌楼以白绸、素纱精心扎制,气势虽在,却只剩沉甸甸的哀戚。两幅巨幅白纸挽联在朔风中瑟瑟抖动,墨迹淋漓,书写着逝者一生的功业与未竟的憾恨。门檐下,所有灯笼都蒙上了白纱,垂下长长的白色流苏,在风中轻颤,像无声的眼泪。

&esp;&esp;府门之内,素彩灵棚从庭院一路延伸至正厅,遮天蔽日。棚内悬挂的挽联、挽幛、花圈层层迭迭,密不透风。“勋业彪炳,英风宛在”、“国之干城,遽失栋梁”……字句间是对昔日将领的追认,也隐含着对当下时局的无声评判。松柏枝编就的花圈上,冰冷的白菊、白百合散发着幽香,与弥漫的纸钱烟火气混杂,凝结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重。

&esp;&esp;正厅灵堂,哀荣极盛,却更显悲壮。

&esp;&esp;一具巨大的金丝楠木棺椁停放在中央,棺体厚重,漆色沉黯,上面庄严地覆盖着一面北洋政府的五色旗。旗上,静静摆放着一柄上将指挥刀和一项军帽。这不仅是身份的象征,更是一种沉默却坚定的宣告,是对一个时代的最后致意。棺椁四周,堆砌着层层迭迭的白色鲜花,冰冷而肃穆。

&esp;&esp;灵柩之前,高大的檀香木灵牌上,“孚威上将军&esp;吴公镇岳之灵位”一行黑字,触目惊心。灵牌之后,巨幅戎装遗像高悬。相片中,吴镇岳目光如电,面容威严,身着北洋上将礼服,佩戴勋绶,与此刻棺中长眠的遗体,形成了尖锐而残酷的对比。儿臂粗的白色素烛在灵前长明不熄,火焰摇曳,映得遗像中的目光忽明忽暗,仿佛仍在凝视着这纷扰的灵堂。檀香的青烟袅袅萦绕,纠缠着弥漫的悲恸与无声的愤怒。

&esp;&esp;灵柩左侧,长子吴道时身披粗麻重孝,身体挺得笔直,像一尊石雕,跪在蒲团之上。依照古礼,自灵堂正式设立至明日“大殓”之前,这整整三日,是孝子孝女必须长守灵前、恪尽礼数最艰苦的阶段。作为丧主,他必须承受这川流不息的吊唁。??他跪于灵枢东侧,而妹妹吴灼则跪于西侧。依照礼制,只要有吊唁宾客到来,无论身份高低,他们都必须叩首还礼。??吴家这样的门第,吊唁者络绎不绝,吴道时和吴灼需要不停地跪拜、叩首。

&esp;&esp;吴道时的头深深低垂,脸颊的肌肉绷紧如铁石,下颌因死死咬合而显出凌厉的线条。脸色是一种近乎死灰的苍白,唯有那紧抿的、毫无血色的薄唇,透露出一种正以巨大毅力压抑的剧痛。每一次向吊唁者叩首还礼,动作都精准而僵硬,毫无生气。搭在膝上的双手,指节因极度用力而捏得惨白,手背青筋暴起,??这持续的跪拜不仅是对体力的极致消耗,更是对意志的巨大考验,既是孝心的体现,亦是做给外界看的、关乎家族声望的无声宣告。唯有在他偶尔抬头谢礼的瞬间,人们才能窥见那双低垂的眼眸——眼底是一片骇人的血红,布满了狰狞的血丝,瞳孔缩紧,如同被困的野兽,淬了冰的恨意与杀意在深处剧烈翻滚,却又被更强大的意志死死封住。汗水沿他鬓角滑落,滴在粗麻孝服上,瞬间被冰冷的空气凝住。他是军统站长,他不能失态,更不能在敌人面前露出一丝破绽,这极致的隐忍,本身就是最极致的煎熬。

&esp;&esp;吊唁的队伍络绎不绝,构成了一幅龙蛇混杂的北平缩影。

&esp;&esp;鬓发斑白的北洋旧部们,步履蹒跚,扑倒在灵前,老泪纵横,捶胸顿足地哭喊着“大帅!”“玉帅!”,悲声凄切。身着灰色军装的29军军官,神情肃穆,敬以标准的军礼,代表着华北抗日力量无声的致敬与默契。北平市政府的官员、警备司令部的将领,队列而来,鞠躬如仪,表情官方而凝重。

&esp;&esp;贝满女中的校长、师长们亦前来致哀。顾兰因的目光在灵堂中快速扫过,落在跪伏于地的吴灼身上时,流露出深切的担忧。林婉清等少数相熟的同学跟随其后,脸上写满了惊恐与悲伤。

&esp;&esp;然而,最令人窒息的,是那些身着西装或日本军服的身影。华北驻屯军的代表、特务机关的要员、伪华北临时政府的高官,他们“庄重”地献上巨大的花圈,鞠躬幅度标准,说着言不由衷的悼词。他们的出现,如同在一片素白中投入浓重的黑影,带来的不是哀思,而是无形的威压与赤裸的挑衅。每当他们到来,灵堂的空气便骤然凝固,仿佛连烛火都为之一滞。在这府邸内外,看似普通的仆役、帮闲中,散布着军统北平站的特工。他们目光锐利,警惕地监视着一切,尤其是日方人员的一举一动,他们是吴道时布下的无声防线,将这场葬礼的紧张氛围推至顶点。

&esp;&esp;灵堂右侧的白色孝帷之后,是女眷的天地。悲恸的哭声主要从这里传出。夫人张佩如身穿最重的“斩衰”孝服,瘫坐在主位,形容枯槁,眼泪似乎已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