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&esp;黄河是回归故道了,但淮水水系遭到彻底破坏,大部分河流都被堵塞。
&esp;&esp;小雨涝,大雨淹。
&esp;&esp;整个淮水中下游,彻底成了洪涝区域。
&esp;&esp;直到二十一世纪初,人工整理水系,才解决这个问题。
&esp;&esp;可以这么说,黄河夺淮入海就是一场彻彻底底的灾难。
&esp;&esp;一场持续九百年的灾难。
&esp;&esp;朱雄英被他描述的场景吓到了,情不自禁的咽了一口唾沫,脱口而出道:
&esp;&esp;“那就更要种树了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摇摇头道:“难。”
&esp;&esp;朱雄英不解的道:“为什么?”
&esp;&esp;他不理解,那里的地能种庄稼,为什么不能种树?
&esp;&esp;陈景恪叹了口气,说道:“小冰河期到了啊。”
&esp;&esp;第124章 温寒变
&esp;&esp;“小冰河期?”
&esp;&esp;朱雄英一脸疑惑,这是什么东西,难道是哪条河的冰期吗?
&esp;&esp;可一条河的冰期,和黄河中上游种树又有什么关系?
&esp;&esp;陈景恪叹了口气,小冰河期可谓是在明朝灭亡的关键节点上,重重踹了一脚。
&esp;&esp;否则,说不定还能多支撑几十年。
&esp;&esp;“年有四季,日有昼夜,这个道理人尽皆知。”
&esp;&esp;朱雄英点点头,可这和小河冰期有什么关系?
&esp;&esp;陈景恪继续说道:“但很少有人知道,在四季之上还有一个,跨时更长的节气变化。”
&esp;&esp;“姑且称之为温寒变吧。”
&esp;&esp;小冰河期不利于他们理解,温寒变就直观多了。
&esp;&esp;“温寒变?”朱雄英彻底迷糊了。
&esp;&esp;四季之上的变化?什么意思啊。
&esp;&esp;陈景恪尽量用他能听懂的语言解释:
&esp;&esp;“这个变化以四百年为一个周期。”
&esp;&esp;“四百年气候会变冷,四百年气候会变得温暖。”
&esp;&esp;“就和一年四季,一日昼夜一样,不停的轮回。”
&esp;&esp;朱雄英听懂了,可也震惊的张开了嘴巴,好半晌才说道:
&esp;&esp;“这……这……怎么可能,我为何从未听说过。”
&esp;&esp;如果这话不是陈景恪所言,他必然会认为是胡扯。
&esp;&esp;可即便他再信任陈景恪,也无法接受温寒变这个概念。
&esp;&esp;“哗啦……”外面传来声响,似是有人不小心踩到什么东西。
&esp;&esp;陈景恪心中一动,估计是监听自己的人,被温寒变给惊住失态导致。
&esp;&esp;这个念头刚刚升起,就见房门被人推开,朱元璋面色凝重的走进来。
&esp;&esp;“皇爷爷。”
&esp;&esp;“陛下……”
&esp;&esp;朱雄英和陈景恪连忙起身行礼。
&esp;&esp;朱元璋点点头,对外面说道:
&esp;&esp;“任何人不得靠近此地十丈,违者杖毙。”
&esp;&esp;“是。”孙福的声音响起,随后就是一阵脚步远去的声音。
&esp;&esp;朱元璋回身在主位坐下,道:“坐。”
&esp;&esp;朱雄英和陈景恪这才坐下,等着朱元璋开口。
&esp;&esp;陈景恪没想到,朱元璋竟然亲自过来听课了。
&esp;&esp;不过这样也好,直接给他本人解释,效果更好。
&esp;&esp;朱元璋并没有说话,而是陷入了沉思。
&esp;&esp;他知道陈景恪今天要讲课,就想亲自过来听听。
&esp;&esp;毕竟看记录,远不如亲耳听有感觉。
&esp;&esp;所以他特意加快速度,将政务处理完。
&esp;&esp;等赶到时,屋内已经开讲。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