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而且远离别的封国,非常的安全。
&esp;&esp;但也因为远离别的国家,很难有大的作为。
&esp;&esp;如果朱允炆老老实实当诸侯王,用心经营自己的封地,他的日子会非常舒服。
&esp;&esp;如果他有野心,那也是有心无力。
&esp;&esp;可以说,这块封地既不会屈待了朱允炆,也封死了他的上限。
&esp;&esp;就算他从哪里听到了一些,关于吕氏之死的风声,也无能为力。
&esp;&esp;而且,朱标作为父亲,亲自将朱允炆封在炎洲。
&esp;&esp;也彻底将朱雄英撇清了。
&esp;&esp;毕竟,要是朱雄英这么封,别人或许会说他屈待兄弟什么的。
&esp;&esp;朱标作为父亲这么封,别人反而会夸他大公无私。
&esp;&esp;不论将来出现任何问题,都和朱雄英没有关系。
&esp;&esp;可以说,仅仅只是朱允炆的安置问题,就将朱标的智慧体现的淋漓尽致。
&esp;&esp;对这个册封,所有人都很满意。
&esp;&esp;朱元璋、马娘娘这些知情人满意。
&esp;&esp;勋贵也满意,毕竟皇家做了表率,后续将大家封过去也心甘情愿。
&esp;&esp;就连朱允炆自己也很满意,正如上面所说。
&esp;&esp;对于目前的他来说,能独占炎洲西南一角,实在是太舒服了。
&esp;&esp;没有什么竞争,只要自己安生过日子就好。
&esp;&esp;而且相比东南,这里离大明更近,往来商贸也方面许多。
&esp;&esp;怎么看那都是父亲对他的照顾。
&esp;&esp;所以,他怎么可能不满意。
&esp;&esp;只是有些舍不得大哥朱雄英。
&esp;&esp;他到现在都记得,母亲去世的时候,自己是多么的悲伤彷徨。
&esp;&esp;是大哥出现,给自己带来了安全感,之后又一直对自己照顾有加。
&esp;&esp;在他心里,朱雄英亦兄亦父。
&esp;&esp;骤然要离开大哥,他心中极为的不舍。
&esp;&esp;但他也知道,去炎洲是自己作为亲王的使命,再不舍也得去。
&esp;&esp;更何况,生在皇家他也有自己的理想抱负。
&esp;&esp;最初是想当塞王,辅佐大哥建功立业。
&esp;&esp;后来大明采取分封制,他就梦想着去封国大展拳脚,将封国打造成人间乐土。
&esp;&esp;现在梦想终于成为现实,他心中也是很激动。
&esp;&esp;对这件事情,唯一不满的反而是朱雄英。
&esp;&esp;他是真舍不得自家兄弟跑那么远。
&esp;&esp;“哎,你说人为什么要长大呢。”
&esp;&esp;“你说人为什么要经历生离死别呢?”
&esp;&esp;“你说……”
&esp;&esp;陈景恪:“……”
&esp;&esp;要不是怕你丫的有心理负担,真想把吕氏之死的真相告诉你,看你丫的还矫情不。
&esp;&esp;朱雄英也只是伤感一下而已,并不会真的阻止这个册封。
&esp;&esp;他也很清楚,这个册封是必须的。
&esp;&esp;接下来,他动用权力,为自己的兄弟准备了大量的物资。
&esp;&esp;配备的工匠,比普通藩属国多了一倍还多。
&esp;&esp;对此朱允炆也非常清楚,更是感动的热泪盈眶:
&esp;&esp;“太子……”
&esp;&esp;“叫大哥。”
&esp;&esp;“大哥你放心,我一定会将封国建设好,不给你丢脸。”
&esp;&esp;朱雄英这边表现的兄友弟恭,朱标那边也没有闲着,开始频繁接见大臣。
&esp;&esp;七位内阁学士、各部堂负责人、老牌勋贵等等。
&esp;&esp;了解当前的国家情况,对某些地方进行调整,为朱雄英查漏补缺。
&esp;&esp;关键是,期间他表露出要退位的想法。
&esp;&esp;能坐到这个位置的都是人精,马上就猜到了缘由。
&esp;&esp;对此也没人觉得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