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大营外的栅栏高一丈,是为防止汉人奴隶逃跑。
&esp;&esp;东南西北各有几扇门,但都是寻常的木门。
&esp;&esp;吐蕃士兵在门前严阵以待,异常紧张。
&esp;&esp;“放箭!”
&esp;&esp;“咻咻咻!”
&esp;&esp;冲击而来的时候,唐军能通过栅栏的缝隙,看到拿着长矛,弓箭准备防守的吐蕃士兵。
&esp;&esp;李瑄一声令下,朝里面射箭。
&esp;&esp;“噗嗤!噗嗤!”
&esp;&esp;吐蕃连甲胄都不齐全,唐军的箭矢穿过栅栏,吐蕃士兵纷纷倒地。
&esp;&esp;其他士兵溃乱,不打算坚守,想要从其他门逃跑。
&esp;&esp;等唐军几轮箭矢,冲到门前的时候,那里已经没有吐蕃士兵把守。
&esp;&esp;“让开!”
&esp;&esp;李瑄一声大喝后下马。
&esp;&esp;“嘭!”
&esp;&esp;他飞身一脚,直接将大门踹倒。
&esp;&esp;不同于其他军营,这所关押汉人奴隶的大营中,障碍颇多。
&esp;&esp;一部分士兵弃马步行涌入。
&esp;&esp;许多吐蕃士兵,还未逃出大营,就被唐军追上杀死。
&esp;&esp;仅仅半个时辰,李瑄就完全控制住大营。
&esp;&esp;他留下一千骑在外部,盯住伏俟城的援兵。
&esp;&esp;李瑄不知道的是,伏俟城由于远离大唐边境,里面只驻扎一千吐蕃军队,而且战斗力很一般。
&esp;&esp;当得知大唐军队皆披明光甲后,吓得将大门封闭,不敢应战。
&esp;&esp;同时,他们也向周围求援,向正在青海以南的没庐·穷桑倭儿芒禀告!
&esp;&esp;“诸位,我等是大唐陇右军,特来拯救你们!你们的家人,已经回到唐国,请不要有任何顾虑!”
&esp;&esp;李瑄将妇女们召集在一起,向她们说道。
&esp;&esp;其实李瑄所救的人,不一定有她们的家人,她们的丈夫、儿子,也不一定活着,李瑄这么说,是想让她们心安。
&esp;&esp;“将军能来救我们,感激不尽,请问我们有的孩子才几岁,怎么样才能在这天寒地冻中回到大唐。”
&esp;&esp;妇女和孩子们,本来很害怕唐军。听到李瑄的话后,其中有一部分妇女非常激动。
&esp;&esp;终于,一名妇女鼓起勇气站出来说道。
&esp;&esp;“我携带一些皮衣,你们这里应该也有吐蕃留下的衣服,多穿几层。等会有战马代步!”
&esp;&esp;李瑄向妇女们说道。
&esp;&esp;妇女们本就是为吐蕃制造衣服。
&esp;&esp;“可我们都不会骑马!”
&esp;&esp;听到战马,她们眼神一暗。
&esp;&esp;“你们只需坐在战马上。这些马匹温驯,不需要奔跑,慢走即可!”
&esp;&esp;李瑄向她们说道。
&esp;&esp;一旦发现敌人,他们会主动出击。
&esp;&esp;妇女、孩子们下马,以长枪为桩,用一群战马在里里外外围住几层,敌人就算想冲也冲不进来。
&esp;&esp;第134章 化为鬼魂,阵前结草
&esp;&esp;准备一个时辰,李瑄下令出发。
&esp;&esp;奴隶大营中妇女、孩童一共一千余人,另外还是一百一十名汉人男子。
&esp;&esp;“将军,此营中的百姓,还承担放牧牦牛,足足有上千头牦牛,还有五六百只羊!”
&esp;&esp;高适过来向李瑄禀告,看这些牦牛和羊如何处理。
&esp;&esp;“我们接下来的行军速度,与步兵无异!将这些牦牛带上,由解救下来的男子和健壮的妇人一起驱赶行军。那些羊,全部杀死,放在牛背上,作为行军时的口粮。”
&esp;&esp;李瑄向高适吩咐。
&esp;&esp;这些汉人平时帮吐蕃人放牧,可以轻松驱赶牲畜。
&esp;&esp;“遵命!”
&esp;&esp;高适领命离去安排。
&esp;&esp;李瑄想了想,来到牦牛的的圈中。
&esp;&esp;他看着健壮的牦牛,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