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李瑄向路嗣恭问姑臧马氏的来历,是如何得罪马氏,引起杀心。
&esp;&esp;“回都督,马氏为河西最有名气的大族之一,过去一直讨好原本的节度使,以肉食犒劳军中。可能是属下等最近搜查马氏等大族罪证太明显,县衙内多豪强大族的眼线,所以才让他们痛下杀手。”
&esp;&esp;路嗣恭隐晦地告知李瑄,马氏与军中也有牵连。
&esp;&esp;要不是有李瑄这个狠人鼎力支持,他可不敢这样干。
&esp;&esp;“大族犒劳军中,无可厚非。但不能榨取民脂民膏犒军。难道他们还想受到军队的庇护吗?或者关键时刻,还想指挥军队吗?”
&esp;&esp;李瑄拍了一下桌子。
&esp;&esp;路嗣恭看到李瑄的态度,也将心放下。
&esp;&esp;如前任节度使夫蒙灵察,就颇认可马氏。
&esp;&esp;拿牛羊肉犒劳军队的事情,确实能让赤水军上下对马氏另眼相看。
&esp;&esp;吃人手短,关键时候,也可以行一些方便之事。
&esp;&esp;“今日我去集市中,看似车水马龙,欣欣向荣。暗地里却满是肮脏龌龊,一匹丝绸,先不说商贩挣多少,却要先向人缴纳一百文。”
&esp;&esp;李瑄对这一点很不满意,他想知道这些钱到谁手里。
&esp;&esp;“集市的市吏,长史不让属下管理,还说这是商贩自愿给的护送费用。姑臧大族之间都有参与,太守府的官吏与其沆瀣一气。”
&esp;&esp;路嗣恭向李瑄说道。
&esp;&esp;他脑海中有明细的集市官吏策略,知道这样的行径,会损害“凉州城”的名声,长久以来,必生祸患。
&esp;&esp;商贩们敢怒不敢言,连指正都不敢。
&esp;&esp;毕竟以前节度使都不管,长使有命令,他一个小小县令,根本无法插手。
&esp;&esp;“自汉武帝时期设立武威以来,姑臧城一直丝绸之路的命脉和门户,即便无法与长安、洛阳比较,总可以与扬州、苏州、益州齐名。我希望汉胡商人,能将其作为终点的选择之一,再不济也是驻足歇脚的地方,而不是看到姑臧城,就绕道而行。”
&esp;&esp;李瑄知道这个时代凉州城与扬州城齐名,并不夸张。
&esp;&esp;“都督眼光独到,这也是属下等地方官的愿望!”
&esp;&esp;路嗣恭觉得李瑄的话太对了,他认为姑臧城还有有极大的发展空间。
&esp;&esp;首先,是城池规模上,在河陇首屈一指。
&esp;&esp;发源于姑臧南山的马城河从姑臧城流过,分别流入休屠泽和白亭海,长达一千多里。
&esp;&esp;再加上周围是绿洲平原,适合发展农业。
&esp;&esp;过往商人川流不息。
&esp;&esp;这么优势的条件,如果搞砸了,那才是一大遗憾。
&esp;&esp;“启禀李帅,武威长史求见。”
&esp;&esp;这时,佐吏向李瑄禀告道。
&esp;&esp;“让他进来!”
&esp;&esp;李瑄吩咐一声。
&esp;&esp;武威长史名郭象征,按理说在李瑄判武威郡事的时候,郭象征几乎等于武威的首吏。
&esp;&esp;很少有节度使会亲自处理郡中的事情,哪怕是领一郡太守,都督一郡。
&esp;&esp;但李瑄与长史郭象征交谈的时候,他遮遮掩掩,回答的话让李瑄很不满意,不对李瑄的胃口。
&esp;&esp;大半个月前李瑄问郭象征:郡中有无豪强作乱?
&esp;&esp;郭象征回答:没有,武威郡一直国泰民安。
&esp;&esp;李瑄又问郭象征:百姓生活的如何?
&esp;&esp;郭象征回答:百姓安居乐业,家家户户都有余粮。
&esp;&esp;李瑄再问郭象征:商人如何,是否满意姑臧城?
&esp;&esp;郭象征回答:凡过往商人,必入姑臧城歇息。即便未至,露宿于野,也不担心安全。
&esp;&esp;这三个回答太美好,正是因为太美好,显得很不完美。
&esp;&esp;李瑄也知道郭象征是什么货色。
&esp;&esp;果然,李瑄最后问他三个问题:近日城中米价几何?盐价几何?绢和布各几何?
&esp;&esp;这最简单的问题,郭象征却答不出来。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