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李瑄能做出这样的承诺,将来一定会做到。
&esp;&esp;最终,她们愿意一起去参加上元节典礼。
&esp;&esp;跟着李瑄,她们不必搜查,就能通行。
&esp;&esp;她们没必要登上翠云亭,在半山腰合适的地方,会看得更加清楚。
&esp;&esp;下午的时候,金吾卫将军,进入李瑄的府邸。
&esp;&esp;他按照李瑄的吩咐,两日前就在翠云亭下的一处山腰空地上,搭建表演的设施。
&esp;&esp;匠人们已经就位!
&esp;&esp;他们已经练习两个月,技艺娴熟。
&esp;&esp;另外,李瑄还彩排一些舞龙灯、龙麒等。
&esp;&esp;皆由禁军将士扮演。
&esp;&esp;相比于耗资巨大的灯轮与灯楼,舞一条龙的代价,前前后后的花费,只需要数十贯。
&esp;&esp;黄昏的时候,李瑄带着裴灵溪和姜月瑶等人,到达华清宫。
&esp;&esp;“灵溪,你们按照宫女们的指引,到达绿阁一带就可以停下,那里是最佳的观赏位置。”
&esp;&esp;入华清宫后,李瑄指引裴灵溪、姜月瑶她们先站好位置。
&esp;&esp;皇帝一定得到最高处欣赏。
&esp;&esp;所以,骊山顶部的翠云亭是好地方,正常情况下,能观赏整个骊山的灯火。
&esp;&esp;“好的,夫君!”
&esp;&esp;裴灵溪知道夫君一定要去见圣人。
&esp;&esp;路上有许多王公大臣的家人,以及亲王公主等等。
&esp;&esp;他们路过诸多建筑,并没有看到华清宫和以往相比,有什么特别之处。
&esp;&esp;圣人下诏上元夜看灯光,看火舞。
&esp;&esp;难道要草草收场吗?
&esp;&esp;“七郎,华清宫未见灯楼,未搭灯轮。我允许你那么多钱财,比不上长安吗?”
&esp;&esp;李隆基在华清宫旁的宜春亭见文武百官。
&esp;&esp;杨玉环与李隆基一起。
&esp;&esp;天已黑了,但看到的灯火,却如往常一样。
&esp;&esp;见过多次长安上元夜的灯火壮丽,李隆基有点失去耐心。
&esp;&esp;他本以为李瑄会弄一些移动的灯火,突然给他惊喜。
&esp;&esp;现在还没有灯具,李隆基认为自己被李瑄耍了。
&esp;&esp;“圣人息怒!等圣人上翠云亭,自有上元灯火。”
&esp;&esp;李瑄请李隆基到达翠云亭。
&esp;&esp;这让李隆基摸不着头脑,难道李瑄将灯具隐藏起来,要突然点火吗?
&esp;&esp;“李相用禁军扮成舞龙舞狮,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。盛大恢宏的节日里,这种不入法眼。”
&esp;&esp;李林甫终于逮住机会,想挖苦李瑄出一口气。
&esp;&esp;住在山下的大臣都知道,李瑄让禁军练习舞灯龙、舞灯狮等节目。
&esp;&esp;以至于许多大臣以为李瑄想用此敷衍圣人。
&esp;&esp;李瑄一派的大臣,心知李瑄为了节俭。
&esp;&esp;毕竟长安已经被装扮得如同天上不夜城,再在华清宫搞这些,太奢靡浪费。
&esp;&esp;出发点没错,可心思细腻的大臣,都知道圣人已经不是开元初年。
&esp;&esp;杨慎矜、杨璹等劝说李瑄,花数十万贯意思一下。
&esp;&esp;但李瑄真就一点也不弄。
&esp;&esp;“好与不好,由圣人判断,右相难道连一个时辰都等不及了吗?”
&esp;&esp;李瑄毫不客气地怼李林甫。
&esp;&esp;李林甫气得咬牙,他还真不清楚李瑄在搞什么。
&esp;&esp;他恨李瑄最近总是在公共场合不给他面子。
&esp;&esp;他还是首席宰相吗?
&esp;&esp;“三郎,我们现在登山到翠云亭,七郎聪明奇妙,准备一定很美好。”
&esp;&esp;杨玉环见李隆基兴致缺失,察言观色地她立刻抱住李隆基手臂。
&esp;&esp;听杨玉环的话,李隆基立刻来了兴趣。
&esp;&esp;想着七郎总是能宽慰他心,这次应不会是敷衍了事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