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国公与诸王还有二级差距,但我已不能无作为,要不,一味示弱,皇帝就会觉得我无用,所以我必须顺着皇帝的意,介入政局。”
&esp;&esp;“首先,要明白皇帝的意思,皇帝的意思就是我当工具人,抵制对抗齐、蜀、鲁王,使他们不能势大难制。”
&esp;&esp;“我必须顺皇帝的意思才能生存发展,但是工具人也不能当搅屎棍,这和夜壶一样,人人厌恶,用过就丢。”
&esp;&esp;许多人的水平就仅仅是认为当搅屎棍和鹰犬,可这种从来不得好死,更不要说进一步了。
&esp;&esp;“在抵制对抗齐、蜀、鲁王过程中,必须抵制出风骨,抵制出认同,抵制出声誉。”
&esp;&esp;“怎么样抵制出风骨,抵制出认同,抵制出声誉?”
&esp;&esp;“以死生家国利苟,之趋避福祸因岂!”
&esp;&esp;“我不能和搅屎棍一样见诸王就反,得是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,对诸王有不利社稷之处撕咬——不,斗争。”
&esp;&esp;“要斗的光明正大,要人人都知,然后被诸王打的满头包。”
&esp;&esp;“至于火候,只要我自己不插手,就凭现在代侯府班子的力量,就算拼命去争,也会被打的满头包。”
&esp;&esp;“所以,和上次一样,全府动员,齐心合力,满头是包,全无破绽。”
&esp;&esp;想起当日,为了文会,代侯府上下动员,苏子籍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脑袋,满头包,是不是自己就是佛头了?
&esp;&esp;“阿米豆腐,满头是包铁骨铮铮代国公,今日上线!”
&esp;&esp;才想着,突然之间皇帝问:“代国公,听闻你擅长诗词,今日可有诗?”
&esp;&esp;满头是包铁骨铮铮代国公一怔,这真是人在席上坐,祸从座上来。
&esp;&esp;当下却不能拒绝,这种歌功颂德的诗,通常是很难流传下来,除非真精彩,搅尽脑汁,拍了拍,说着:“孙臣对诗词一道实在平平,不过孙臣受恩隆重,不敢违旨。”
&esp;&esp;遂吟:
&esp;&esp;金陵控海浦,渌水带吴京。
&esp;&esp;铙歌列骑吹,飒沓引公卿。
&esp;&esp;搥钟速严妆,伐鼓启重城。
&esp;&esp;天子凭玉几,剑履若云行。
&esp;&esp;日出照万户,簪裾灿明星。
&esp;&esp;朝罢沐浴闲,遨游阆风亭。
&esp;&esp;济济双阙下,欢愉乐恩荣。
&esp;&esp;这诗其实有点不合场景,水平也不是太高,但是本来这种诗没有办法多精彩,满场的人都是点首。
&esp;&esp;皇帝似乎很高兴,笑着:“代国公谦虚了,仓促之间有这诗,可见你的才情,不过你本是状元,这才情本不需要证明。”
&esp;&esp;“你为朕绘制千福图,数月不出府邸,这孝顺,朕很受用。”
&esp;&esp;“但与国却无多少裨益,你以后就列班上朝,多多用心朝事,才无愧于你的才华。”
&esp;&esp;果然,就是要自己上朝了,而且这话满口称赞自己,就是架在火上烤。
&esp;&esp;铁骨铮铮代国公眼光一扫,就见齐王眼几乎要喷出火,而蜀王都脸沉如水,鲁王也不由笑容一僵,不过这一切都在预料内,他从容起身拜下:“孙臣遵旨。”
&esp;&esp;第640章 崔兆全
&esp;&esp;宫宴结束,随着一声高呼,两扇朱漆铜钉大门洞开,众人外行,几十个官员,众星捧月集拥着大臣,人声嘈杂的出去。
&esp;&esp;百官喧闹,但侍卫个个不动鸦雀无声,一派肃穆。
&esp;&esp;兵部尚书崔兆全对此敏感,略一看就知道,侍卫增多,沿途能看到许多武士在巡逻,身上满是肃杀。
&esp;&esp;整个皇宫都仿佛一下子从新年前喜庆里被隔离,让外走几个大员都暗暗蹙眉。
&esp;&esp;“边境又在摩擦,这天下虽已大安,可还是让人心忧啊。”
&esp;&esp;“是啊,皇上仍是壮年,扫平也就是了,现在却……有些隐患。”
&esp;&esp;“一个词:镇之以静。”
&esp;&esp;镇之以静?这道理他们当然也明白,甚至知道这位没说出的话:虽当今万岁爷已是老了,不喜征伐,可只要等到新帝继位,不平自然可扫平,也无需太过心忧,等得起。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