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然后程行将姜鹿溪的笔记拿出来,继续去按照笔记复习起了题。
&esp;&esp;下午的第一节课是语文。
&esp;&esp;郑华到了教室后,就迫不及待的将试卷拿出来跟学生们对起了答案。
&esp;&esp;三班的其他科因为程行周远他们的原因很难进前三拿到奖金。
&esp;&esp;但是语文是有希望的,高二的时候也进过好几次前三,有时候还拿过第二。
&esp;&esp;毕竟就算是周远跟赵龙,语文也是能考个八九十分的,不会落太多分。
&esp;&esp;周远的底子本来就不错,而郑华管的也很严,像什么古诗词文章了,只要是背不会,一句就是一棍子,这也就导致了周远跟赵龙许多题也都是会的。
&esp;&esp;郑华拿着试卷,他道:“语文的情景默写第2小题,也就是韩愈《师说》中哪一句与荀子《劝学》中某一句观点相同的这一题写错的站起来。”
&esp;&esp;哗啦啦教室里有不下于二十人站了起来。
&esp;&esp;整个三班总共才七十多名学生,这一下就站起来了三分之一。
&esp;&esp;望着底下站起来的二十多名学生,郑华的脸色很不好看。
&esp;&esp;他啪的一声将木棍敲在了讲桌上,然后恼怒道:“怎么全都是死脑筋,脑子是干什么吃的,怎么就不会变通一下?这种题我难道没有讲过吗?”
&esp;&esp;“我以前有没有讲过,荀子的《劝学》中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与韩愈《师说》里的是故弟子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是一个意思?只是现在人家不再像以前那样,先把前一句或者是后一句写出来了让你们找了,但是这样的题,不管是给你《劝学》里的句子让你们找《师说》里的,还是给你《师说》里的句子让你们找《劝学》里的,这样的题我们都做过啊!”
&esp;&esp;“现在就只是不给句子,让你们从《师说》跟《劝学》里找就找不出来了?这一题有这么难吗?能全班二十多个人一起错。刚回到教室里的时候还听你们在那喊难难难,这样的题有多难啊?”郑华问道。
&esp;&esp;台下的人鸦雀无声,没有一个人敢说话的。
&esp;&esp;其实这一题确实是有些难度的,哪怕是程行当时都想了很久,如果将答案告诉你,你自然会觉得这一题很简单,但如果在《师说》跟《论语》那么多要背的经典句子中找相同,那可就有些难了。
&esp;&esp;一个班才只有二十个错的,也就是一中了。
&esp;&esp;要是放在其它学校,全军覆没都有可能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第81章 小哑巴
&esp;&esp;接下来的半天时间,都是各科老师对答案的时间了。
&esp;&esp;这次月考平均的实力怎么样,从对答案时那些题错的多少上,基本上就能了解清楚,因为一中的学生大部分成绩都很好的原因,很多题基本都是对的,因此整体成绩大致上也能推算出来。
&esp;&esp;郑华在三班发了次火后,到了二班时发的火连程行他们三班的人都听的清清楚楚,那小木棍敲在讲台上的声音,连前面正在讲题的段为国都愣了愣。
&esp;&esp;不用问,听郑华这次发火的声音,二班在《师说》跟《劝学》的那一题上,错的肯定比他们多,而事实上也是如此,那一题三班错了二十多人,而二班则是有三十多人都在这一题上写错了。
&esp;&esp;晚上的两节晚自习是英语课,程行这次可以大大方方的根据姜鹿溪的笔记去自习英语了,自从上次他的那篇文章在省报刊上刊登后,有一些老师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对他不闻不问了,这给程行在其他课上自习英语造成了不小的麻烦。
&esp;&esp;快下课时,英语老师石新丽来到了程行面前。
&esp;&esp;她将姜鹿溪初中的英语课本拿过来看了看。
&esp;&esp;石新丽翻了翻这本初中的英语课本,发现课本上的每一页都密密麻麻的写着笔记,关键是别看书上密密麻麻记着许多东西,但是一点都不乱,每一条知识点都整整齐齐的写在上面,字体娟秀,看上去也很好看。
&esp;&esp;石新丽有些好奇这是谁的英语书,不见其人,只看她这本英语书上记的笔记,也知道她的英语成绩肯定很不错。
&esp;&esp;而且都不只是英语成绩,能将笔记在课本上记成这样,其它科的成绩肯定也会非常不错,石新丽将书本翻到了第一页,然后就在上面看到了姜鹿溪的名字。
&esp;&esp;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