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已经收摊了,不用急着出来。”
水笙套好外衫,推门而出。
四周灰暗,他竟然睡了一个下午!
水笙嘴角一瞥,好不委屈。
“为,为何、不叫我。”
看见赵弛正在收拾没买完的面点,连忙抬起右腿,拖着左腿跑到井边。
水笙拿着抹布挨个将桌椅擦了。
夜色更浓,赵弛靠近,见他还揪着张抹布别扭地站在门口,不由一笑:“嘴巴怎么撅那么高。”
水笙轻轻撅嘴,却并非闹脾气的样子。小脸上闪过委屈,内疚,还有一丝小心翼翼地讨好。
似乎在担心,怕不干活就会被赶走。
赵弛觉察出这份心思,想告诉水笙,不必如此刻意,话到嘴边,又不知如何开口安慰。
他常年独身,少与人亲近来往,少年心思敏感,说话太重太轻似乎都不合适。
用过晚饭,赵弛将堆了一日的锅碗盆搬到井边清洗,油灯透出的光线晃了晃,水笙又跟了出来。
井口前,一大一小的身影挨着。
入夜春寒更甚,赵弛将擦干的碗叠齐,碰到水笙的指尖,很是冰冷,下意识抬手,将指尖裹住,碰了碰。
水笙差点把碗摔了。
“赵、赵……”
赵弛:“手都冷了。”
若是直接赶人,定然赶不走,只得变换语气:“去小灶看看,药该煎好了。”
水笙闷闷点头。
大夫给他抓了好多药,价钱不便宜,虽然味苦,但他舍不得浪费。
水笙蹲久了腿麻,站起时身子歪了歪,差点摔倒。
赵弛眼疾手快,有力的臂弯一捞,几乎把人抱在腿上。
水笙的鼻尖儿撞到厚实弹性的胸口上,伸手摸着,有些呆。
彼此对视,鼻息交错。
赵弛紧了紧嗓子。
“路滑,当心点。”
水笙抬了抬左腿,眼睛飞快地转了一圈。
他什么都没说,闷闷跑开了。
水笙这副身子,一时半会好不得。
大夫交代每日两剂汤药,需得喝两三个月看看情况。
药罐底下的小灶已经熄灭,他捧着陶碗吹了吹。
赵弛进屋时,水笙正小口小口地抿药。
少年秀气的眉头和脸颊拧着鼓着,模样生动。
直至陶碗见底,药汤的苦涩穿入心肠,肩膀抖了抖,毫无半分抱怨。
赵弛拿起桌上的陶壶,用杯子接了杯凉白开递给他。
“喝点水缓缓。”
又道:“若下次进城,给你带包糖。”
闻言,水笙连忙摇头:“别、别买……”
这年头带甜味的食物,瓜果糖食,点心饮子,都不便宜,好浪费钱的。
虽然不清楚赵弛攒了多少钱,但面摊做的是实在生意,不挣客人什么钱。
赵驰与自己不过萍水相逢,不但收留他,还带他治病买药,添新鞋新衣……
水笙摸着发涨的胸口,酸甜交加,那些滋味好像要从嗓子里涌出来。
所以药汤再苦,从不怠慢,希望自己尽快能养好身子,帮对方多干些活儿,以报恩情。
赵弛打量少年的指尖,碰过冰凉的井水,又被药碗捂暖,残留藓印,又长了冻疮,看起来红通通的。
“这些日子春寒倒得厉害,等暖和些再去外头。”
水笙吸着鼻子,闷声闷气:“不碍事。”
脱口而出的话,竟有赵驰平日的腔调。
一声短促的失笑:“怎么学了这个。”
水笙脸色微红,叠在膝盖上的手指绞在一起,耳廓倏地热起来。
赵弛并非打趣人的性子,平素更不爱凑热闹,但与水笙相处时,却不同以往。
从他把人带进门那一刻,又或无缘无故递出粮食那会儿,就对水笙有着不同的关注。
一成不变,寡淡无味的日子里,居然多了个水笙。
*
油灯孤零零地晃了晃,察觉男人落在脸上的目光有些久了,水笙手心捂脸:“赵、赵弛,怎么啦……”
赵弛低笑:“忽然想起别的事。”
他点点头。
待服用药汤,又用药草浸煮过的水擦拭身子,手脚很快暖和。
他刚才被看的有点心慌意乱,连忙钻进被褥里,藏起身子,露出一双亮亮的眼睛瞅人。
“赵弛,早些休息……”
男人时常叮嘱他多睡觉,水笙也把这个学了。
他第一次与人倒几句关怀的话,些许别不自在,生涩,害臊。
羞归羞,却坚持看着对方的眼睛把话说出口。
赵弛:“你先休息,我一会儿就来。”
揉了一天面,又洗锅碗瓢盆,身上免不得沾到油渍。
以前自己住,随意些不打紧,如今跟水笙同住屋檐,倒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