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是个好机会。”
姚相公笑着说道:“这几天,来送拜帖的人不少,你整理整理,把其中的江东人先筛选出来。”
“再从剩下的拜帖里,筛出履历好看的。”
说到这里,姚相公看了看儿子,问道:“记住了。”
“不要收钱,也不要收人家东西。”
姚少卿先是点头,然后有些好奇,问道:“爹,这样分法,陛下不会知道么?”
“陛下当然会知道。”
姚相公无奈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,摇头道:“所以才不能收钱。”
“陛下知道了,也没有什么,人数多了,锅子大了,总是要分锅吃饭的。”
“只要填上空缺的,不再是武周旧臣,而是我们新朝的臣子,对于朝廷忠诚,不跟新政新法唱反调。”
姚相公低头喝茶道:“陛下不会说什么。”
“对了。”
他看了看自己的儿子,问道:“大理寺大牢里,还有多少死囚?”
姚慎想了想,开口说道:“还有三百余人没有审结,不过徐卿正说,年尾了就不要杀人了,哪怕审结之后,也要明年开春之后再动刀子了。”
姚相公摸了摸下巴,微微点头。
“在大理寺,记得尊着些徐卿正,不要翘尾巴。”
姚少卿连忙低头,笑着说道:“这个孩儿知道,徐卿正与父亲同科嘛,当年还是父亲那一科的头名,只是没有跟父亲一样官运亨通。”
姚相公闻言,放下茶杯,轻哼了一声:“头名…”
他露出了一个笑容,却没有跟儿子多说什么,顿了顿之后,继续说道:“卓家也是我们江东人,往后你跟卓侍郎,可以走动走动,合适的话,结个姻亲。”
姚慎先是点头,然后叹了口气道:“卓家是江东大族,咱们家却是寒门出身,只怕他们未必看得上咱们家,不愿意同咱们结亲。”
“大族…”
姚相公“嘿”了一声:“现在已然算不上什么大族了,你自去跟他们交好就是,卓尚书自然会懂。”
说到这里,姚相公站了起来,来到了窗子门口,抬头看向外面的月亮。
姚慎站在他身后,有些好奇:“父亲在看什么?”
“看这明月。”
姚相公背着手,望着明亮的月光,喃喃道:“此时此刻,洛阳城里,这月光铺洒之处,不知还有多少人,如你我父子这般…”
姚少卿没听明白,神色有些迷茫。
姚相公回头看了看他一眼,随即又抬头望月,补全了这句话。
“各怀心思。”
新嫡
第二天,太子殿下与越王殿下,以及皇三子一起,都去了北邙山,南阳王陵前,祭拜过世一整年的薛老爷。
而薛老爷的陵落在北邙,没有运回老家安葬,也就意味着,整个后族薛氏,将来都要在洛阳落地生根。
毕竟,薛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外戚,他们一家,也可以说得上是开国功臣。
祭拜了薛王爷的陵之后,兄弟三人又一同返回皇城,进入到了皇宫之中。
进了皇宫之后,三兄弟一起进了甘露殿里,进了甘露殿之后,越王李铮与三皇子李苍,只是同李云行了个礼,相当于打了个招呼,就各自进后宫寻刘皇妃与秦昭容去了。
而太子殿下,则是留在了甘露殿里,看着正在翻看文书的李云,他深呼吸了一口气,欠身道:“父皇。”
李云对着他按了按手道:“坐下,坐下。”
太子坐在了老父亲对面,深呼吸了一口气。
昨天刚回来,一切都是热热闹闹的,老父亲也没有扫兴,几乎没有提什么“工作”上的事情,大家高高兴兴的过了一天。
但是今天,在甘露殿里,私下里见面,太子殿下心里知道,父亲真正的考校要来了。
他心里难免惴惴。
这不是什么简单的考试,而是一国甚至可以说天下共主,对未来继承人的考核。
尽管太子殿下很清楚,以他的身份地位,即便这一次没有通过老父亲的考核,也不怎么会影响他储君的位置,至多就是“分数”低了一些而已。
但是,还是难免紧张。
李皇帝批复了手里的一份文书之后,抬头看了看李元,这才开口说道:“一整年时间,我儿还有江东衙门,以及张遂,差不多隔几天就送来一份文书到我这里来。”
“江东的新政,总的来说,这一年效果还是很不错的,各方各面都很好,不过…”
皇帝看了看自己的儿子,叹了口气道:“你走之后,明年可能就不太一样了,到时候不知道能剩下今年的几成。”
“父皇。”
太子殿下慌忙说道:“儿臣…儿臣绝没有伪造半点数目。”
“不是说你伪造数目了。”
皇帝看着他,摇头道:“是许多地方的官员,乡绅,想要巴结你,也想要巴结为父。”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