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报, 就两句话。一,西北军民齐扫雪, 迫盼组织来慰电。二, 玉城瓜州,大雪十年难遇。”
一个警卫誊好稿子进电报室,嘀嘀嘀的去发电报了。
另一个笑着说:“咱们警卫室的人都说呢, 嫂子的革命工作,全国第一。”
虽然陈棉棉不务正业,也不喜欢告密揪人小辫子。
但她特别喜欢向上报喜报功。
而其实大领导们最喜欢的也是像她这样的人。
昨天的雪灾很严重,中央收到的消息也必然都是不好的。
可这时有人把军民齐扫雪的事反应上去,又不要别的,只要一通慰问电报。
就好比幼儿园的小朋友找老师,只要一个亲亲,老师能不给?
陈棉棉也不过随手刷个功德。
她还有更重要的事:“同志,不忙的话帮我翻翻报纸。”
妞妞被推放到电报室门口,好奇的看警卫叔叔摁那个红色按钮。
它只能发两个音,一个长滴音一个短滴音,大概七八个音就会是一组数据。
妞妞迷恋一切数字性的东西,口水拉了一尺长,耳朵竖的像小兔子。
因为报纸太多,警卫邀请了陈棉棉一起去翻。
突然,一个粗嗓门男人问:“人到底啥时候回来啊,不行送饭吧?”
他是灶上的大厨,因为今天军人们出去扫雪,还没有吃饭,来问的。
警卫从报刊室出来,说:“ 今天是保密任务,不让送饭。”
主任姜霞和大厨一起来的,正逗妞妞呢:“我的闺女儿,你咋也在这儿呢?”
妞妞指电报机,耸屁屁:“滴,嘀——,嘀嘀。”
姜霞帮她擦口水,笑着说:“等长大了就学你赵慧奶奶,上天开飞机去!”
她妹妹姜瑶也报过飞行员,体测不合格被涮了。
但一个女性能上天开飞机是多大的荣光,姜霞又把希望寄托给了妞妞。
妞妞比划:“东风ai,飞飞!”
大厨听说不让送饭,急的直挠头:“我们今天特地炒的粉条,都坨住了呀。”
姜霞也说:“用白菜烧的,到晚上可真就坨了。“
陈棉棉刚翻到报纸出来,却说:“如果怕粉条坨,婶子,你去舀我的腌缸肉,热菜的时候不要加一滴水,就用腌缸肉的宽油煨,煨出来的味道更香。”
基地的妇女们基本都会做腌缸肉了,用它烧菜也别有风味。
姜霞答应了,但欲走,余光瞥过报纸,却来了句:“小陈,你登报啦!”
胖大厨也凑了过来,读标题:“红专学霸陈棉棉,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。”
再一看,惊呼:“《国家青年报》,嫂子,你,你咋上去的?”
其实关于登报的事三个月前就确定了,稿子也是陈棉棉一个月前写的。
好事多磨,直到今天,11月27号报道才出。
俩警卫也凑头来:“这可是国级报纸,嫂子,您还是个人登报,您,出名啦!”
《青年报》和《人民日报》,《环球政谈》等报纸一样,属于一类报刊。
它总共四版,陈棉棉是在b版,好大一个豆腐块。
而这件事的意义有多大呢,祁政委是在忙工作,要不然得登门做表彰。
基地的黑板报要转载,过两天《西北军报》,《河西日报》也要进行转载报道。
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陈棉棉已经扬名全国了。
大家看着她,不亚于将来,普通人在生活中碰上明星或者大网红。
基地家属那么多,咋她就那么牛,不闷不哼上报纸了?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