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精彩书屋>情欲小说>大明话事人> 大明话事人 第221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大明话事人 第221(1 / 2)

袁宏道虽然对做官和政务不很上心,但绝对是聪明人,立刻就听出了林泰来的意思。

便主动问道:“你想恢复旧制?”

林泰来说:“遵循先例,名正言顺,有何不可?”

在大明朝官场有一个规则,遇到不知如何抉择的政务,往往就看有没有先例,有先例就按照先例办。

只要有先例,就是一种天然的政治正确。

袁宏道迟疑着说:“可是还有个问题。”

然后林泰来又赶紧说:“还能有什么问题?济农仓恢复官民共管,这肯定也是县尊的醒目政绩,必将被本地万民感念!”

袁宏道无奈的说:“本县的意思是,你又不是长洲县的县民,就算官民共管,也轮不到你来插手。”

林泰来只能说:“可以先把事情定下,人选问题慢慢考虑。”

袁宏道又问道:“两县同城一体,很多制度往往也要同步。所以关于吴县那边,你不与邓县尊商议过?”

林泰来果断的回答说:“不用跟他商议!我这个人在苏州城官场只认袁县尊!”

“对了,还有另一件事。”袁宏道转而又说:“吴江县派了人来县衙抗议,说根据古书考证,三江口应该在吴江境内,并不在长洲县。”

林大官人毫不在乎的答道:“古书上记载的又怎样?他们吴江县的声量,比得上县尊您和我们更新社吗?

我们说古三江口在长洲县,那么它就是在长洲县。”

今天状态完全不行啊,又是为了更新硬写,希望明天转好点。

(本章完)

------------

开府的地点

一城分两县有个不好的地方,就是林大官人这种业务涉及全城的人,总要来回跑两个县衙。

在东城长洲县县衙,林大官人与袁县尊商谈完了事情后,又得往西城吴县县衙而去。

不过在吴县,过程就简单多了。林大官人没去见不对付的邓知县,而是去了左堂郭县丞那里。

并将本县济农仓账册和钤印扔给了郭县丞,直接吩咐道:“开始立项修建新城门,同时征发徭役吧。”

郭县丞试探了一句:“与邓县尊禀报过没?”

林大官人豪横的说:“关他屁事?”

郭县丞作为官场中人还是要讲究一点名分的,“他好歹是吴县正堂官知县”

林泰来不屑的说:“呸!他一个张四维余毒,还想管吴县的事情?”

郭县丞又问道:“那王家肯拆怡老园了?”

新建城门从技术上来说,其实没什么难度,真正的难点都是技术之外的问题。

林大官人随随便便的答道:“后来我也没问过,估计不愿意吧。”

郭县丞无语,那可是八十亩的城里园林,王家肯定不愿意拆啊!

在这个最佳地点上,如果不先把王家园林的事情摆平了,怎么修建城门?

林大官人拍着胸脯,打着包票说:“山人自有妙计,郭大人但请安心!

城门工程该启动就启动,该怎么修建就修建,不用担心以后!

我林泰来所要干的大事,什么时候失败过?”

郭县丞确认道:“无论如何,王家全部交给你应付了,本官概不负责王家!”

这并不是郭县丞胆小怕事,如果真胆小怕事的话,当初就不会冒险跟着林泰来混了。

而是郭县丞有自知之明,他知道自己一个佐贰官县丞根本应付不了吴县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。

林泰来点头答应了,“行!王家只管交给我!”

林大官人虽然缺点很多,但该扛的责任还是会扛的。

又听到林泰来说:“王家先前勾结张四维爪牙朱知府,如今也是张四维余毒。”

郭县丞:“……”

这也余毒那也余毒,郭县丞很想问一句,在这苏州城里,张四维余毒是不是有点多?

在申时行老家,被你定性为张四维爪牙和余毒的人,看着比申时行党羽还多,是不是显得太诡异了?

最后林泰来说:“反正我只有一个要求,新城门要在元旦之前完工!人力不够就增加人力!”

从吴县县衙出来,天色已经晚了,就回孙怜怜家里休息。

等到第二天,林大官人要去城南巡抚察院,去见见赵巡抚。

现在张四维死了,形势已经明朗化,也该去指导一下巡抚工作了。

从城北孙怜怜家沿着卧龙街往城南走,路过申府附近。

本来林大官人今天是无意去申府拜访,但却听到了持续不断的爆竹声音。

所以转了个弯,走到了申府大门外,却见申府家奴拉了一车爆竹,还有敲锣打鼓的,正在大鸣大放,热闹非凡。

林泰来无语,申二爷这什么人品?

就算张四维死了的确是个好消息,但也不应该这样公然大肆放鞭炮庆祝吧?

这种政治道德,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