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话的是汉克,他的语气极度诧异,但他随后就换成了很是欣喜的语气道:“这说明我们没找错地方。”
便携防空导弹是对飞机有一定的威胁,如果高光他们今晚来的是那么一两架飞机,那还真的有点危险。
但现在是几十架飞机,而现在是看到有一点动静就狂轰滥炸,就算敌人有防空导弹,那他们也得有机会发射才行。
汉克这就是特意在和高光聊了,高光在对讲机里道:“是啊,这说明我们没找错地方。”
其实高光还有闲心再聊聊的,但是他看到地面上的人好像又有了新动作,他们开始回收装备了,而直升机又开始往下面降落。
这是要接人上飞机了?勘探已经结束了?
虽然知道五分钟就够,但是知道归知道,只有亲眼看着那几个人一会儿功夫就完成了全部工作,这感觉还是不一样。
高光还是有一点点受到震撼的,作为一个军迷,但他不可能知道所有的军事技术,或者说所有应用于军事的技术,而平日里感觉很耗费时间的地质勘探,在作战时能变的这么快速,确实让他有种开了眼界的感觉。
汉克已经收到了数据,也接到了报告。
“好消息,山体确实很厚,也很坚硬,但是这里的山洞比我们想象的大,有一次薄弱点,靠近边缘的位置,投放炸弹的角度正确完全可以穿透。”
汉克听起来很高兴,然后他笑道:“那么,我们开始了。”
这么快,这么直接的。
就是来了探测一下地质,确定钻地炸弹能用,那就立刻用。
高光没有丝毫犹豫,他立刻道:“开始吧。”
汉克没了声音,他的指挥系统和高光不相连。
也不知道汉克说了什么,也不知道天上的飞机有没有扔炸弹,就是过了大概一分钟,高光正在满腹疑惑的时候,他突然感觉下面的山体好像震了一下。
没有声音,没有火光,在飞机上也不可能感受到震动,但是,从夜视仪里看出去,高光下方的地面上突然弥漫起了一些灰尘。
就这么炸了?
高光些微的有些遗憾,然后他就听汉克道:“好了,第一发投放成功。”
有点缺乏体验感啊,但是,成功就好。
再来一遍
虽然声光效果不怎么好,没有那种火光冲天的爆炸场面,而且因为是山体,钻地炸弹也没能把半个山都给炸塌了。
但是炸弹只要钻进去了,那么里面的人肯定就活不了。
“没有火光,也没有冲击波从入口处喷出来,爆炸威力全部被封在山洞内部了,一击致命。”
汉克的声音很兴奋,他几乎是笑着说完的,这也难怪,因为就这种先探查地质,然后再用钻地炸弹解决的战斗,好像是在他手上完成的第一次实战。
钻地炸弹早就有,美国打海湾战争的时候就有了。
伊拉克人造了很多地下工事,几乎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,但是这种平地上挖个坑,然后用钢筋混凝土当盖子的地下工事,对钻地炸弹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。
海湾战争期间,美国急需一款可以有效破坏伊拉克地下掩体的炸弹,在经过研究后,美国人花了四周的时间,用203毫米大炮的炮管改装了一批钻地炸弹出来,这就是gbu-28。
第一次使用,美军用f-111投放了两枚gbu-28钻地炸弹,炸弹直接击穿了掩体外层在内部爆炸,只是一击,造成了伊拉克上千名平民的死亡。
但是美国打阿富罕的时候,在阿富罕这种多山的国家开战军事行动,而且阿富罕历史上就有利用山洞坑道战斗的传统,那为什么美国之前不频繁使用钻地炸弹,就是因为这个山里的洞和平地上挖出来的地下共事不一样。
山洞上面有个几十米的山体覆盖还好,但要是上百米的山体,乃至几百米的山体作为掩护,这钻地炸弹无论如何也钻不透的。
美国也不值得专为阿富罕的敌人设计一款钻地炸弹,毕竟他们用上百万美元的导弹炸帐篷,一样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,但是这个技术需求却是产生了,于是,一个不是太紧迫,但又有那么一点必要的技术团队就这么应运而生。
那就是用现有的成熟技术,设法提升一下现有装备的效能和威力。
好了,现在得到验证了,高光他们用第三代的gbu-28,炸了一个典型的山地坑道,证明了地勘加钻地炸弹的组合作战手段很有效。
而且还只用了一个炸弹,只一个就成功了。
这实验和实战还是有区别的,就是不知道汉克该怎么往上打报告,毕竟这次规模很大的军事行动,干的却是私活儿。
要不要再来一个呢?
既然有效,炸弹能够成功钻透山体岩土层后爆炸,那么按理说应该再扔一个的。
但是这一个炸弹的威力好像也够了,而且下面的地形是两山夹着一沟,按照常理推断,这右边的山上有洞,那么左边的山上也有洞才对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