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94章(1 / 2)

“居然又是裹脚!”前日才有了孙家小姑娘一事,谢凡闻言不禁心中大震。

因为和唐监生有多年交情,他忍不住开口阻拦。

说裹脚可不是什么好事,不仅损害孩子身体,若是生了坏疽,甚至会伤及性命。

谁知唐监生一脸无奈解释道:

北京城中但凡家境尚可,父母都会给女儿裹脚。

若是天足,待到女儿及笄,十有八九找不到门当户对的婆家。

谢凡忍不住出言反驳,“你家小妹也是天足,现下不也过得好好的。”

唐监生解释道:“小妹愿意终身不嫁,自然没什么所谓。可怎能笃定女儿来日也愿如此?”

唐监生这番解释,倒让谢凡无言以对。

大过年的,也不好再多说丧气话。

唐监生插科打诨一番,两人换过话题闲聊,气氛倒也融洽。

只是回家路上,谢凡怀抱呦呦,心里五味杂陈:

此时女子无法顶门立户,“正经”出路只有嫁人。而三寸金莲,就是女子嫁人的“投名状”。

“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”,哪怕民间早有俗语“小脚一双,眼泪一缸”,做父母的只能狠心给女儿裹脚。

谢凡晚间抑郁,忍不住问起妻子,现下北京城里女孩儿是否都裹了脚,若是天足,是不是就嫁不出去?

黑暗中孙嫣然幽幽叹气,然后一一承认。

她自己则是因为小时候家境贫穷,还要干活,才未曾裹脚。

说起嫁人不顺,她忍不住自嘲,当年她可是出了名的老姑娘。

夫妻两人久久沉默,一夜无眠。

春风得意

虽然谢凡夫妇二人对小女儿裹脚一事深感担忧,但到底呦呦现在年纪还小,不是燃眉之急。

谢凡暗暗想着:

若是自己在官场上力争上游,将来身居高位,未来呦呦婆家一定不敢轻视她。哪怕女儿终身不嫁,也未尝不可。

于是把心思更多放到公事之上。

开春会试之前,果不其然程大人上疏圣上,建议春闱放榜之后,朝廷发还落卷。

发还落卷,乃是考官额外用功,皇帝只需坐收天下读书人称颂赞美。

于是天子从善如流,自然恩准,甚至褒奖了程讷言几句“做事妥帖”。

早春二月,谢凡再度出任考官。

除去细心出题,他又将自己乡试所用阅卷之法向各位同僚仔细讲解。

众人皆是交口称赞,而程大人更觉谢凡不藏私,堪当大任。

春寒料峭,二月北京不比秋闱时候天气适宜。

所以孙嫣然特意给谢凡备下了保暖衣物,方便在贡院中穿着。

谢凡见妻子温柔贤惠,三个儿女健康可爱,一家人和和美美。

想着自己此次出任考官,家中用度又能宽裕不少。

所以他在贡院中,只一心想着家人,也不觉得辛苦。

待到会试放榜,中式者春风得意之外。礼部发还落卷,也让名落孙山者心怀安慰。

果然读书人个个交口称赞,“四海升平”、“尧舜之君”、“圣天子在朝”等等溢美之词不绝于耳。

皇帝龙心大悦,甚至从内帑额外拨了赏赐给会试考官。

次年到了三年考满之期,谢凡也因此擢升为正五品右春坊右庶子,仍兼任皇子侍讲。

两年之后又是秋闱,谢凡又因着程大人保举和山东巡按监察御史邀请,远赴山东做了乡试主考官。

本来各地乡试主考多为各府儒学教授。

而山东乃是孔孟之乡,自古以来文教昌盛,乡试主考官必是文章精粹之士。

所以山东巡按监察御史特意上奏朝廷,请求礼部指派严明公正官员前往山东主持乡试。

谢凡前科乡试、会试用心阅卷,又提议发还落卷。

虽然他本人不曾居功,但在读书人中也颇有美名,更是得了程大人青眼。

因此程大人并未举荐礼部官员,而是举荐谢凡出任山东主考。

山东富裕繁华,当地布政使司向考官所赠文币十分丰厚。而山东又距离北京不太遥远,并不耽误太多时间。

谢凡与妻子商量之后便一口答应,照旧带着福顺和顾三郎一起前往山东。

阅卷之前谢凡便提前与考官立下规矩,须得用心阅卷,本次乡试放榜之后将发还落卷。好叫落榜考生精进学问。

谢凡阅卷时候,见山东考生果然才华横溢,文采斐然。文章篇篇精彩出色,考官往往难以取舍。

他连连赞叹之余,更是用心点评,方才正式“中卷”。

经历一番辛苦,顺利放榜。

落榜考生拿到落卷,见考官评阅清楚明白,也个个心服口服。

本次乡试中举学生,从此便算是主考谢凡的门生。

谢凡取中解元名叫于志仁,乃是登州府人士,三十七八岁,虽然年少便成了秀才,但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