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关于这一点,不经实践,其实宋辞晚也没有把握。
&esp;&esp;但她也没有纠结太久,只是在通读完全篇筑基之法以后,很快就走到了修炼室中央。
&esp;&esp;她取走了修炼室中间摆放的那个蒲团,将其扔到了天地秤中,而后又取出了一个自己随身携带的蒲团。
&esp;&esp;并将之前得到的凝神玉盆景取出来放到身边摆放好,这个东西有定心凝神的功效,适合此时使用。
&esp;&esp;很快,宋辞晚就服下了筑基丹,开始尝试筑基!
&esp;&esp;第307章 筑就奇妙世界!
&esp;&esp;宋辞晚将得自天地秤的纯净筑基丹吞入腹中,而后细细体悟药力发散。
&esp;&esp;她很快就感觉到,自己的灵觉似乎因为筑基丹的药力而生出了一种奇妙的变化。
&esp;&esp;原本,她看这个世界是蒙昧的——
&esp;&esp;这种蒙昧,并不是说宋辞晚眼瞎,而是她生而为人,以人类的肉眼,很难直接看到世界的本质。
&esp;&esp;在修炼坐忘心经,并炼成神明,踏上炼精化气的神明道途以后,她又诞生了灵觉。以灵觉感应世界,比之单纯的肉眼又多了一重敏锐,但即便如此,灵觉观世,依旧存在许多隔阂。
&esp;&esp;有时候,宋辞晚能够在悟道状态下打破这种隔阂。
&esp;&esp;只是悟道非常有,非常态。
&esp;&esp;这种不常规的东西,倒也不必拿出来说。
&esp;&esp;此时此刻,令宋辞晚震惊的是,受到筑基丹药力引导以后,她忽然就发现,自己灵觉感应下的世界,霎时间竟从隔着朦胧薄纱般的蒙昧,而变成了多彩的高清!
&esp;&esp;她闭上双眼,肉眼不睁,只有灵觉展开。首先,灵觉便感应到了,漂浮在空气中的,那些五颜六色的灵气。
&esp;&esp;有一种玄色的灵气,灵动沁凉,这是水灵气;
&esp;&esp;有一种白色的灵气,锋锐肃杀,这是金灵气;
&esp;&esp;有一种褐色的灵气,厚重端庄,这是土灵气;
&esp;&esp;有一种绿色的灵气,生机勃勃,这是木灵气;
&esp;&esp;有一种赤色的灵气,炽热亢奋,这是火灵气;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五行灵气,在这地字六号的修炼室中,清晰排布,纯澈浓郁,每一种,都仿佛是带着一种直至大道的韵味,令人一触之下,便不由得心神沉醉。
&esp;&esp;这是宋辞晚在大周,在人间时从未有过的感觉。
&esp;&esp;大周修行界,也不讲究灵气分野。大周修行的主流,在于元气!
&esp;&esp;宋辞晚此前查阅过一些零散的资料,知道灵气和元气的主要区别在于,灵气更加五行分明,而元气更为混沌原始。
&esp;&esp;要说哪一种更高级,这其实很难分辨。
&esp;&esp;因为不论灵气还是元气,都属于天地之气的一种,都是天地之气的组成部分。
&esp;&esp;就比如,宋辞晚前世学过的空气组成。
&esp;&esp;空气是什么?空气是一种气体混合物。
&esp;&esp;其主体有氮气、氧气、稀有气体,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,等等等等。
&esp;&esp;看看,空气多么复杂,天地之气自然也不能示弱……不是吗?
&esp;&esp;空气的成分随着地域的变化也会产生变化,天地之气同样亦是如此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宋辞晚细细体悟着灵气的奥妙,渐渐地,也顾不得再去分辨灵气和元气的区别了。
&esp;&esp;她只感觉到,自己好像是变成了一个充满兴味的筑巢者。她伸出灵觉,以灵觉做触手,搬运空气中的种种灵气,将其引入丹田,而后将其排列组合,使其生成种种变化。
&esp;&esp;土灵气可为基石,以土灵气堆砌,宋辞晚的丹田中便渐渐出现了一片宽阔的石台。
&esp;&esp;石台筑成了,宋辞晚又嫌弃其不够坚韧,于是她在石台中引入水源,引入树木,以水生木,以木固土!
&esp;&esp;植树造林,乃是保持水土的科学方法,这个认知是刻在宋辞晚骨子里的。
&esp;&esp;她就是再穿越几世,再觉醒几回宿慧,也不可能忘记。于是,宋辞晚的丹田石台渐渐地变得竟不像是是石台了,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