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····
&esp;&esp;姜离看向因果集。
&esp;&esp;【你感觉到自己和道果的融合加深了。】
&esp;&esp;这么一行字突然刷出。
&esp;&esp;李淳风不光在玄学上卓有成就,还在历法、气象、天文、史学、算学等方面皆有建树,曾编纂和注释《晋书》、《五代史》、算经十书等典籍。
&esp;&esp;是以,李淳风道果的演绎法之一,便是梳理前人之学,整理注释成册,以传世间。
&esp;&esp;姜某人虽然没做过对经学典籍的编纂、注释,但他在某方面确实契合了道果的演绎,以致于他的道果融合进度一直在提高。
&esp;&esp;因为契合度不算高,所以速度不快,但胜在持之以恒。
&esp;&esp;孔夫子有言:食、色,性也。
&esp;&esp;这一句话可谓是鞭辟入里,世人可能会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,但绝对不会对这二者不上心。托齐长生的福,鼎湖派弟子深刻认知到了自己对本性的追求,也让姜离的道果融合进度一直没停下。
&esp;&esp;从这里来看,因果集所蜕变的道果,不光是和姜离自身相当契合,并且还能呼应他的需求,符合他的想法。姜离在此前有了相应的积累,蜕变的道果也会向着这方面倾斜。
&esp;&esp;因果集这金手指可谓是相当的贴心。
&esp;&esp;‘就是这种做法······唉,作孽啊。要是李淳风有灵,知道自己的道果被这样演绎,他怕不是会气得起死回生。’
&esp;&esp;姜离面无表情地想着,然后开始寻思下一本书该怎么写。
&esp;&esp;他本已经打算在写完《少侠阿宾》之后就真正金盆洗手,奈何世事不如人意,姜离也只能感叹造化弄人了。
&esp;&esp;这时,公孙青玥问道:“收到情报后,你打算如何下手?”
&esp;&esp;“自是以雷霆扫穴之势,行摧枯拉朽之举,”姜离的目光放空,似是能看到不久的未来,“若是连亲族安危都压不过对主家的忠心,那便是再多努力,也起不了作用,便成全他们的忠诚吧。”
&esp;&esp;换言之,便是死。
&esp;&esp;至于天蓬长老所说的只诛首恶······
&esp;&esp;姜离会尽量让站到自己这边的族人下手,手上少沾点血的。
&esp;&esp;他姜离确实是只诛首恶,但其他人就未必了。
&esp;&esp;第67章 诛心
&esp;&esp;当国家机器真正启动开来时,其效率和能力将超出任何一方势力。
&esp;&esp;都不需要七日,在第五日,相关的情报就已经得到交到了公孙青玥手中,再由她交给姜离。
&esp;&esp;然后,时间到了七月初一。
&esp;&esp;这一日,是七日一度的外门讲课之日。轮值的外门长老将于开阳殿中讲解修行之事、道果融合之法,诸多还没拜师的外门弟子皆会前来听讲,并找机会向长老提问。
&esp;&esp;姜离当初也是听讲的常客,在刚开始的两年时间里,他一次都未缺席过讲课,只是后来随着修行感悟的加深,外门长老所讲的浅显法门已经不适用于他,才渐渐缺席。
&esp;&esp;而今姜离重温旧梦,倒是有种难言的感慨,因为他这一次,不是在台下,而是坐于台上。
&esp;&esp;宽阔的大殿尽头,有白玉般的讲坛伫立,方圆九尺九,高达三尺三,取数之极意、三三之妙,上有一蒲团,一铜磬,乃是玄门通用的讲坛规制。
&esp;&esp;姜离一袭外门弟子的青袍,却施施然行上讲坛,于蒲团上盘坐,相貌虽是年轻,却是有着不下于外门长老的气度。
&esp;&esp;那些先一步到来的外门弟子见到有人上讲坛,想要开口声斥,又见到姜离的面容,顿时有些迟疑,不知是该喝止还是该无视。
&esp;&esp;姜离在数日之前连败数位内门弟子,外门已是风传他的威名,不少人都猜测姜离早就晋升八品,只是还未上报宗门,更替身份而已。
&esp;&esp;并且,外门还有人风传姜离和内门真传公孙青玥关系匪浅,二者很可能有一腿。
&esp;&esp;如此有实力,有背景,说不定他上讲坛就有外门长老的首肯,冒然去声斥他,那是吃力不讨好,倒不如静观其变,看看事态发展。
&esp;&esp;只能说能成为鼎湖派弟子的人都不笨,也许没大智慧,但绝对能算得上聪明,知晓人情世故,以致于并没有发生什么喜闻乐见的打脸事件。
&esp;&esp;还有些弟子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