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若是有必要,本宫不吝于为大周出一份力。”长公主亦是坐在主座上,扬声道。
&esp;&esp;“待到乱象平定,本宫自会还政,由监国皇子或是天子接掌。”
&esp;&esp;她是女子,理论上来讲不能继位,即便非是皇子,也无需担心会乱了皇位传继。
&esp;&esp;反之,若是男子,那反倒成了问题了。
&esp;&esp;分封的诸王无论哪一位入神都,都可能出现来了就不走的情况,届时大周恐又将生乱。
&esp;&esp;一连串的铺垫,就为了此刻的入场。
&esp;&esp;这时,殿外有阴气浮现,一道威严身影正要入殿。
&esp;&esp;幽王回来了。
&esp;&esp;宗正见状,当即就要开口反对。
&esp;&esp;幽王回来,有他支持,倒也不是不能将这提议暂时按下,以待后议。
&esp;&esp;然而,还没等幽王入殿,殿外就又有一道劲风出现,一个绑着甲马符的男子匆匆赶来,也不管殿外侍卫按刀凛视,单膝跪下,禀报道:“神行太保有急讯,太平教欲邀玄门各派以论道,派使者前往各派,上清派已有回应,不日将至,玉虚观、道德宗尚未有明确回复。另有紫阳宗、伏牛山、青玉坛等门派,已至梁州太平教分舵。”
&esp;&esp;第121章 生死簿上无名
&esp;&esp;“孤······”
&esp;&esp;幽王走进大殿,目光扫过众人,“赞成。”
&esp;&esp;他来时正好听到天璇一番言语,本是阴气侧漏,有汹汹之意,但等到神行太保前来传信,却是突然松了口,一口赞成天璇的提议。
&esp;&esp;“幽王!”
&esp;&esp;宗正失口叫道,想要反对,但对上幽王的目光,终是没有真正将反对的话说出口,只是冷哼一声,又坐了回去。
&esp;&esp;而幽王既是赞成,就代表着阴律司和姬氏的族老赞成。
&esp;&esp;长公主则是代表着姬氏的其余力量,两者站在同一立场,便相当于皇室的意见得到了统一。
&esp;&esp;孟家家主孟钧见状,也是真正感觉到了大势所趋,想要让大皇子摄政监国,已是不可能的了。
&esp;&esp;至少在现在,已是不可能。
&esp;&esp;“长公主摄政,乃众望所归,老夫亦是赞成的。”孟钧平定心中的不甘,附言道。
&esp;&esp;‘可惜了。’姜离见这老家伙如此上道,不由暗叫可惜。
&esp;&esp;一般来说,这种时候要是来一个反对者,那正好方便长公主杀鸡儆猴,树立威信。奈何在场的不说是千年狐狸,但也绝非气盛的年轻人,眼见大势所趋,一个个的都从了心,老老实实地附言服从。
&esp;&esp;他们甚至都没多摆点谱,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。
&esp;&esp;这让姜离相当失望。
&esp;&esp;孟家和昆虚仙宫有关,他还想着顺手宰一波,报复一下的。
&esp;&esp;大局已定,长公主也没故作谦词,多加推脱,而是当仁不让地将殿外的神行太保唤来,接过一份密信。
&esp;&esp;“张指玄还真是迫不及待啊。”
&esp;&esp;看完密信之后,长公主一边冷笑着,一边将密信传给天璇。
&esp;&esp;然后等天璇看完,又是将密信一传,却是没交给幽王或者其余的几位,而是直接递给了姜离。
&esp;&esp;姜离接信,快速看过。
&esp;&esp;信中所言和之前神行太保的汇报大致无差,只是还要加上太平教之医者正在大量汇集于梁州,如今梁州大大小小的郡县,都有太平教的身影。
&esp;&esp;若是太平教要造反,八成是从梁州起事了。
&esp;&esp;而若是起事,宗派方面也是绕不过的话题,尤其是三清派方面,若能争取到道君的相助,那绝对能够让太平教胜算大增。
&esp;&esp;虽然太平教也是信奉黄帝,属于三皇派,和三清派难以尿到一个壶里去,但在当下,他们却是有着相近的目标。这一点,从当初道德宗、上清派暗中相助太平教就可以看出。
&esp;&esp;太平教号召玄门各派,名为论道,实为拉人,这是在聚引盟友,那么下一步要干什么,已经不需要多想了。
&esp;&esp;姜离看完之后,终于轮到幽王。
&esp;&esp;而长公主则是开始发号施令,“判官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