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8章(1 / 2)

贺兰绪将十万精兵交给贺兰宝,用作守城。

贺兰绪一代战神,但他的儿子如今才是第一次带兵。

他只有这一个儿子,也只有步六孤皇后一个妻子。

步六孤皇后如今被关在皇宫里一座偏僻的院子里。

从他杀了步六孤茹的父母叔伯、兄弟姐妹之后,她就像疯了一样,全然忘了曾经的夫妻情分,从早到晚地诅咒他。他一旦靠近,她就会对他又扑又咬,眼里充盈的恨意令人恐惧。

可那些人都想杀他。

步六孤茹可以靠着向娘家人苦苦哀求,保他一次两次,但这种手段又能管用多久呢?

他不觉得自己有错,却也知道他和皇后的感情已经无可挽回。

贺兰绪发现自己近日是越来越容易回忆起从前了。

他的外表还年轻,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,他的内里已经如狂风里摇曳的烛火,随时将要湮灭。

只是他不放心,强邻在侧的国家、平庸无才的太子、冷眼观望的豪强,这些迫在眉睫却无法短期解决的危险,如千钧之石悬在心上。

最无法让他放心的,就是他那资质平平的太子。

贺兰绪撑着额头,准备闭目养神,心头忽然不受控制地一跳,传来不详的预感。

他连忙向旁边伴驾的官员问道:太子在哪?

官员看他神情严肃,连忙回道:太子殿下应是驻扎在颍川城门西侧大营,臣这就前去确认。

不知过了多久。

官员一脸慌张地进来:陛下,颍川太守说,太子、太子瞧夏军近日被越国追击得狼狈,便率众突袭,如今不知消息!

贺兰绪眼前一黑:

官员小心翼翼地看着他,保证道:陛下,前方已有哨骑去探听消息,一定能探知到太子的下落。

听了这句保证,贺兰绪并不觉得多舒心。

贺兰宝本身便没什么威望,若是此次失败,朝野定然人心浮动。

他强行冷静下来,询问:城中还有多少兵力?

官员:太子带走了七万,如今还剩三万可用。

贺兰绪按了按从听到消息后就一直突突直跳,一阵阵发痛的额头,朕知道了。

他能怎么办?他只能赶紧率兵营救贺兰宝,不至于国家后继无人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作者有话说:

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同心

陛下, 叛贼已经聚众十万,舟车百里,声势浩大。

因为叛乱的原因, 朝野上下都很紧张。

虽然建康及周遭城池都武备薄弱, 难以主动出击, 只能坐等叛军上门,但为了安抚大家的情绪,避免发生大臣大半夜在宫门口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惨剧,崔衍昭不得不每天都开朝会。

王清渲染完紧张气氛, 再次向崔衍昭提了一遍自己的建议:叛贼已在等候时机进攻建康,现敌众我寡,难以匹敌,臣以为还是早日过江避开为好。

他真的很想过江,想的不得了, 晚上做梦都梦见他直接把崔衍昭和其他反对他的大臣强行送着过江。

王适安不在, 他们肯定打不过叛军,真的不如过江。

崔衍昭已经习惯了这些失败主义大臣的作风,此刻心情非常平静。

电视里总会有那种死守社稷的大臣,但现实不是电视剧,没那么理想主义。

他拿出上次从左寓那里薅来的京邑布防图,放桌上展开。

崔衍昭:诸卿, 皇城外围还有石头城护卫, 它经过几朝修缮,已经固若金汤, 不用担心敌军短期攻入。

没人出声,他继续道:敌军还没来,大家不用如此紧张。而且局势这样紧张, 各处津口应该是已经扎了栅栏,这也能阻止一阵

提到栅栏的时候,崔衍昭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:就不提更进一步的防卫工程了,这群大臣真的能想到扎栅栏?

他停下,道:朕忽然想起,这些天从没有人对朕提过津口防务,你们不会到现在连栅栏都没安排吧?

王清:陛下,这个

谢珉:臣一时疏忽

其他人:

崔衍昭:

居然一点准备工作都没做都撑到了现在,他和这些大臣运气还怪好的。

他不想多说什么,加快语速:北郊、丹阳、越城、建阳门,还有淮北到新亭一带,都是进入皇城的门户,若是能够守住,名望自然不少,你们自己商量谁去。

这些人他也不清楚谁能守谁不能,只能希望大臣们选人的时候靠点谱。

该说的说完,崔衍昭也没心情再逗留,他把布防图放下,道:这份布防图诸卿自己看,朕有要事,就不奉陪了。

言毕,他离开太极殿。

离开之后,崔衍昭换了身粗布衣服,出皇城扎栅栏去了。

满朝文武靠不住,他决定还是自力更生,比如加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精彩书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