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精彩书屋>情欲小说>云胡不喜(精修版)> 云胡不喜(精修版) 第230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云胡不喜(精修版) 第230(2 / 3)

有更重要的事亟待去做……

一间又一间病房地巡视着,静漪坚持走到了每一张病床前去。待他们结束了探视,一上午已过去。院长表示想请她到会见室休息一下,她婉言谢绝。

“辛苦了,院长。拜托您跟医院全体同仁照顾好每一位伤员。”静漪同他握手。

“我们会尽心。随时欢迎七少奶奶再来参观。”院长亲自送他们出来。

“希望不会打扰到医院正常的秩序。”静漪说。

“当然不会。七少奶奶是内行,可以给我们很多好的建议。”院长很客气,讲话依然是滴水不漏。

静漪走了两步,眼见着前方台阶下,被卫士拦在一侧的记者们,相机或架在肩上,或端在胸前,因为没有被允许拍照,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和院长所在的位置。见她望过来,其中一位记者仿佛看到了希望似的,灵机一动,也不管面前的卫士阻拦,喊道:“陶太太,劳驾能不能问您几个问题?”

“少奶奶,我过去看看。”图虎翼从静漪身后跨前两步,低声道。

“没关系的。”静漪反而拦着虎翼,转脸对院长微笑道:“孙院长,可以请记者们近一些拍照吧?”

孙院长忙点头,站在静漪身旁,微笑陪同她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们。雅媚站的离静漪也近,不知道静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,少不得听着——静漪看了刚才那位记者,说:“请讲吧。”

“我是《大河日报》的记者严昌,请问陶太太对目前的战局有何判断和评价?前线送回来的重伤员数字巨大,我们是不是可以据此推断前方伤亡十分惨重?战局停滞不前、伤亡惨重,陶司令作为最高指挥官,指挥是否得当?陶太太来探望伤员,那么您对伤员救治情况是否觉得满意?另外听说陶太太不日将赴欧留学,此事是否属实?”严昌手里拿着小笔记本,盯牢了静漪。

镁光灯不住地闪,静漪只看着一股股的白气冒起来。

严昌是城中著名的笔杆子。文章不仅在本地刊登,外埠大报上也时常看到他署名的文章。而且这份报纸是其所属的公民自由党的喉舌,其言论时常也令陶盛川和陶骧不快。不过比起陶盛川,陶骧对此类党派和报纸言论自由的宽容度更高,也就有了眼下严昌敢于对她当面动问……静漪微笑地望着严昌,说:“严记者真是快人快语呐。平常时时见到严记者的社论,口诛笔伐,很是犀利。”

她声音温婉,态度温和,先就给记者们一个很好的印象。不过严昌当然不是好糊弄的,他不为所动,坚持等着她回答。

“陶太太既然看我的文章,想来对我也有所了解。我们算是知己知彼。不过,陶太太,麻烦您回答我的问题。谢谢。”他也微笑。手上握着笔,是准备好记录的。

静漪点头,脸上严肃起来,道:“对战争带来的伤亡我深表痛心。我们哀悼逝者,同时也要尽全力救治伤者。孙院长与医院全体同仁正在全力救治伤者。我相信他们的能力。不日他们也将再次组织医疗队去前方支援,及时救治伤员。至于战局……严记者,《大河日报》的战地记者文朗先生更接近陶司令也更了解战局,您不妨看看他登载在贵报头版的文章。至于私人的事,我不在这里回答您。谢谢您关心。”

“陶太太,对这次的平叛只说一句话,您会说什么?”忽然间一旁另外的记者插言,“我是《兰州日报》记者王翰。先谢谢陶太太,很想知道您目前的想法。”

“我坚定地相信西北军将士很快会凯旋。”静漪声音虽轻,说出来的话却铿锵有力。

百转千回的路 (九)

面前的记者们听了,一瞬间都有点怔忡,竟好一会儿再无人向静漪提问。孙院长见状,趁机道:“各位有什么关于医疗救助方面的问题,请尽管提出来。如果没有,那么今天的参观就到这里。谢谢各位的配合。医院准备了工作午餐,请各位与医院同仁一道用……陶太太也辛苦一上午没有休息,各位体谅下。多谢。”

孙院长如此一说,记者们也不便再难为静漪。图虎翼便让负责安全的卫士们上前来保护静漪一行离开,记者们也就散了。

“好厉害的记者。”雅媚道。

静漪也摇头,说:“还好采访和提问都在预料之中。”

预料到记者会穷追猛打,她其实并不介意,也不难理解他们的立场。但凡有良知的记者,不管属于哪个派别,眼看战局胶着,前途未卜,而且又事关大局,逼问一些他们想要知道答案的问题,完全在情理之中。比较起来,面对伤兵和家属更让她觉得艰难,尽管做足了心理准备。她也不知道如果陶骧在这里,会不会做得更好?眼下她已经尽了自己所能。

雅媚见静漪情绪似有点低落,忙拍拍她的肩膀,夸她今日表现得非常优秀,转而对孙院长微笑道:“我们不耽误您工作了,孙院长。”

孙院长送她们上车。

静漪也同孙院长客气了一番,请他早些回去,才转身上了车。

雅媚在车上才好卸下伪装来,略伸伸腿脚,拿了手帕拭着额上的汗。这一整个上午陪着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精彩书屋